【一線正能量】大山里,他們繪眼定毫厘 |
|
|
|
炎炎烈日下,在兩岔河水庫項目上,一群特殊的戶外工作者背著沉重的精密儀器,穿梭在山林間。山形起伏較大、山體陡峭、樹林茂密,蚊蟲肆虐,他們卻顧不上那么多,細心架設儀器,認真進行測量,反復讀取數據……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他們把每一次的測量都當成考試,以專注和堅守高質量完成每一個測量任務,他們就是設計院兩岔河測量隊成員。 兩岔河水庫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境內鲹魚河上游,電站水庫總庫容4563.32萬立方米,裝機容量13萬兆,大壩為粘土心墻堆石壩,壩頂高程1771米,最大壩高81米。建成后將成為會東縣城主要飲用水源,涉及縣城人口13.6萬人,是一項具有農業灌溉、城鄉供水、提高下游防洪能力、改善水生態環境、發電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具有十分明顯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測量隊自進場以來,主要負責項目一期工程粘土心墻堆石壩、溢洪道、弧門室交通洞、導流洞、進水口、引水隧洞、發電廠、左右岸施工道路工程、房屋建筑等的施工測量全部工序。期間,測量隊員工不怕艱辛,無懼風雨,他們頭帶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奔波在烈日下,堅守在暴雨中,用一組組精準的數據詮釋測量人的信念。白天的山林里,他們手握rtk及全站儀進行放線、施工測量、征地、模板復測等,忙的不亦樂乎;晚上的辦公室里,他們伏案進行工程量計算、數據處理等,屏幕前的藍光伴隨著寂靜的夜色,反反復復中,跳躍的數字逐漸變成清晰的斷面圖。 兩岔河水庫共有11條隧洞,項目部要求一炮一測量。面對隧洞內凈空有限、陰暗潮濕,粉塵與噪音污染嚴重等不利環境以及臺車阻擋視線、軌道侵占測點等問題,現場測量不僅需要穿插在開挖、支護、運輸等工序間隙進行,還需要反復協調停工窗口,尤其是控制測量時,為了爭取工作效率,測量隊員進洞一待就是一整天,吃喝拉撒全在黑暗潮濕的洞子里,等忙完出洞時,大家的身上都是濕透的,泥水混合著汗水,喜悅摻雜著疲憊,卻一個個還不忘互相打趣著對方。 工地生活是艱苦的,也是快樂的。轉眼間,兩岔河水庫左右岸壩肩及基坑開挖已基本完成,上游擋水圍堰即將完工,11條隧洞已貫通9條……回望來時路,雖是艱辛為伴,但收獲滿滿,因為身邊全是奮進路上的戰友、同事、兄弟。大家以毫米級的執著,傾力守護著工程人“穿山不偏航”的錚錚誓言,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無悔的“測繪人生”。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