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漯周高鐵項目提前15天完成全部首架方向箱梁架設 |
|
|
|
7月10日,隨著一榀長32.6米、重770噸的C50混凝土箱梁(編號LHSFQ31.5ZW-230)精準落至漯商特大橋260~261號橋墩,平漯周高鐵漯河示范區制梁場首架方向箱梁架設任務圓滿完成。至此,這條連接平頂山、漯河、周口的“黃金通道”首架方向229孔箱梁較計劃工期提前15天架設到位,項目在全線9個標段中率先實現首架方向貫通。 平漯周高鐵站前六標共有預制箱梁775榀,其中首架方向為漯河示范區制梁場往小里程方向,共需預制架設箱梁228榀。首架方向里程長度約7.4公里,涉及跨路、涉水、下穿超高壓線路等風險點。 自2025年復工復產以來,項目部調整施工組織,明確提出以“保首架”為主攻目標,一方面創新管理模式,構建“專業班組協作與自主運營管理”相結合的雙軌體系。通過引入經驗豐富的架梁專業隊伍保障施工效率。項目部為每臺設備建立詳盡的“健康檔案”,配備專屬維保責任人,從日常點檢到應急維修全程跟蹤管理,為箱梁架設的連續性提供了堅實保障;另一方面依據施工流程劃定責任區域,明確各關鍵環節的檢查標準與責任人,確保“工序有專責、節點有管控”。通過“班前口訣化交底、過程清單化巡檢、完工影像化驗收”的標準化流程,實現每個環節的嚴格把關與可追溯,形成嚴密的安全閉環。 平漯周高鐵建成后,對強化中原城市群內部聯系,加強中原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之間合作互動有重要意義。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