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宇:以初心守安全,以責任護青山 |
|
|
|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在水電行業的漫漫征程中,姜春宇宛如一位堅毅的行者,用歲月沉淀經驗,以責任鑄就擔當。1997年,青春正好的他投身水電行業,自此,便與水電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2024年,他加入湖北紫云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擔任安全環保部主任,在這片充滿挑戰的土地上,繼續書寫著屬于他的不凡篇章。 常年在庫區陡峭山路上奔波,他的腳步比常人更沉穩,每一步都踏得堅實有力;無數次與風雨烈日為伴,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與年齡不太相符的滄桑,那是時光饋贈的勛章,見證著他的付出與堅守。從水庫壩基開挖到綠色施工建設,從生態流量監測到危大工程管控,他的身影始終穿梭在紫云山的崇山峻嶺間,像一顆釘子牢牢“鉚”在安全環保管理的關鍵崗位上,成為紫云山項目安全與環保的堅固守護者。 繃緊安全之弦,做水庫工程的“鐵面衛士” 《荀子?勸學》有云:“防禍于先而不致于后傷情。”紫云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庫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庫岸高陡、巖體破碎,加之要在峽谷間修建高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滑坡、滲漏等安全風險。姜春宇深知,山區工程的安全管理,“人”的思想防線比鋼筋混凝土的壩體更重要。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他就戴著安全帽沿著盤山公路爬上工地。他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在工人上崗前,先走遍所有作業面。“夜間施工有沒有遺留隱患?新進場設備是否完成檢查?”這些細節他都要親自確認。“高邊坡作業前必須檢查錨桿錨固力,基坑周邊的防護欄要再加固,雨天路滑,挖掘機司機一定要慢點開……”班前會上,他的聲音帶著沙啞卻異常堅定。對新進場的工人,他會拿著事故案例圖冊逐條講解:“你看這個案例,就是因為邊坡浮石沒清干凈,下雨一沖就滑了下來。咱們這里山高石頭多,馬虎不得!” 有個新來的年輕工人嫌安全帽悶熱,總偷偷把帽帶松開。姜春宇沒當場批評,而是在巡查時特意走到他身邊,指著頭頂上方的邊坡說:“你看周圍施工環境,存在高空墜物風險。它掉下來的時候,可不會管你帽子戴沒戴好。”從那以后,這個年輕人每次上工,都會把帽帶系得緊緊的。時間久了,工友們都知道“姜主任的眼睛比望遠鏡還尖”,每次作業前都會互相提醒:“檢查好裝備,別讓姜主任逮著‘毛病’。” 緊盯隱患源頭,做風險排查的“找茬專家”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姜春宇常對部門員工說:“安全工作就像在雞蛋里挑骨頭,不是雞蛋里沒有骨頭,是你沒用心找。”水庫工程施工點多面廣,從壩頂到庫底落差近70米,從左岸到右岸巡查一圈要走5公里山路,他卻堅持每天至少巡查一遍,隨身帶著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發現的問題。 為了確保施工現場安全,姜春宇每天深入一線,在工地“找茬、挑刺”,針對基坑開挖、高處作業、消防安全、安全用電、起重吊裝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工序和部位進行專項檢查,堅持“不安全不生產”,將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落到實處。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安全責任的內涵,用干練的作風和嫻熟的技能為項目施工筑牢“安全線”,擰緊“安全閥”。 自開工以來,他帶領部門成員開展專項安全檢查18次,排查出各類隱患283條,光是“邊坡浮石未清理”“臨時用電線纜拖地”這類“小問題”就占了八成。“別以為小問題不要緊,”他在隱患通報會上強調,“咱們這里每一條小隱患,都可能是潰壩的導火索。”對整改不到位的施工隊,他從不講情面,先后下發52份《隱患整改通知單》,3次約談施工單位負責人,哪怕對方說“姜主任,都是熟人,通融一下”,他也只是一句話:“熟人要是出了事故,我沒法跟他家人交代。” 守護青山綠水,做生態保護的“細致管家” “抽水蓄能電站是清潔能源工程,更得守住‘綠水青山’的本底。”姜春宇常說。紫云山庫區周邊有省級自然保護區,水庫蓄水后將形成“高峽平湖”,生態保護與工程建設必須同步推進。他帶著團隊制定了“施工不毀林、棄渣不進河、污水不外排”的鐵規矩,像呵護眼睛一樣守護著工地周邊的草木溪流。 在庫區水環境保護上,他更是“吹毛求疵”。施工廢水必須經過三級沉淀才能排放,他每天都要去沉淀池邊看看水質;運輸渣土的車輛必須加蓋篷布,如果發現有車輛沒蓋篷布,立馬讓司機返回整改;就連施工人員隨手丟棄的礦泉水瓶,他看到了也會撿起來,扔進遠處的垃圾桶里。“庫區蓄水后,這些瓶子要是被水沖到下游,就會污染水體。咱們建的是綠色電站,就得有綠色的樣子。” “環保是底線,安全是紅線,兩條線碰不得、越不得,守住了底線紅線,才是對工程、對工友、對這片山最實在的交代。”這是姜春宇常掛在嘴邊的話。如今,站在水庫壩頂遠眺,已能看到邊坡上的草皮與山間的綠樹連成一片。 扎根山間工地,做雛鳥成長的“引路人”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安全環保工作既要“鐵腕”,也需“溫情”。姜春宇常說:“光靠我一個人盯不住,得讓每個人都變成‘安全員’‘環保員’。”他深知,紫云山項目年輕人多,培養一支專業過硬的隊伍,比自己單打獨斗更重要。 他把自己的辦公桌變成了“學習課堂”,桌上擺滿了《抽水蓄能電站工程施工安全規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書籍,書頁邊緣都被翻得卷了角。晚上有空時,他會組織年輕人圍坐在一起,結合白天的巡查案例講規范。他還鼓勵大家考證,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在他的鼓勵下,許多年輕人積極報名參加各類安全環保相關的考試,努力提升自己,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大壩到水庫,從邊坡到溪流,姜春宇在紫云山的1年里,用腳步丈量著工程的每一寸土地,用責任守護著安全與環保的底線。他總說:“抽水蓄能電站能存‘清潔電’,我們的工作就是存‘安心’,讓工程安心建設,讓工友安心干活,讓這片山安心等著‘碧波蕩漾’的那天。”這份“安心”,正是他交給項目、交給青山、交給時間的最好答卷。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