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引領繪就民生供水壯美畫卷——記公司2023-2024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
|
|
|
在陜北革命老區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紅色記憶的土地上,有這樣一支先鋒隊伍——榆林項目聯合黨支部。他們以黨建為筆,以責任為墨,精心勾勒出一幅民生供水的壯美畫卷。 凝心鑄魂,黨旗在攻堅一線獵獵飄揚 榆林三縣供水項目,作為關乎陜北革命老區民生福祉的重大工程,肩負著為榆林市綏德、米脂、子洲三縣群眾提供安全飲用水的神圣使命。項目啟動之初,黨支部便確立了“黨建引領聚合力,攻堅克難促發展”的核心理念,將黨的建設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以“紅色引擎”為項目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理論學習領域,黨支部積極探索創新,構建了“上級督學+支部研學+黨員自學”的三級聯動學習機制,形成上下協同、層層推進的理論學習格局。聚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論述,精心策劃專題學習活動。通過邀請專家深入解讀、組織黨員熱烈研討交流等形式,引導黨員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同時,組織黨員前往楊家溝革命舊址、郝家橋鄉村振興示范村開展實地研學,踏上“初心之路”。在沉浸式的紅色教育體驗中,黨員們將共產黨員的莊嚴誓言轉化為挖溝鋪管、服務項目建設的實際行動,以實際行動彰顯黨員的使命擔當。 黨支部緊扣發展總目標,構建了“目標錨定-責任壓實”推進體系。項目轉入運營階段后,支部聚焦工程審計、運營回款、手續合規三大核心任務,創新實施“黨建+進度”“黨建+質量”雙輪驅動機制。將關鍵節點目標與黨員崗位職責深度綁定,組織黨員骨干主動認領“攻堅任務書”,在管線巡查、水廠運維等重要崗位設立“黨員示范崗”,形成“目標分解到人、責任穿透到底”的攻堅格局。在具體實踐中,黨支部定期召開攻堅推進會,黨員骨干逐一匯報任務進展,分享經驗方法。在工程審計中,黨員深入學習政策、精心整理資料;在運營回款上,先鋒隊積極與政府溝通、建立詳細臺賬、全力解決難題;在手續合規方面,黨員主動對接相關部門、認真準備材料、積極促進辦理。一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項目運營高效開展,為項目的長期穩定運行筑牢堅實基礎。 黨建領航,項目攻堅中譜寫輝煌篇章 黨支部始終踐行“問題在哪里,黨建就延伸到哪里”的承諾,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創造多項佳績,為項目順利實施筑牢根基。在技術攻堅方面,黨員技術攻堅組自主研發“長距離輸水管道水錘防護系統”,巧妙運用先進的BIM技術,實現管線對接“零誤差”,極大提升了施工精度與效率。這一創新成果不僅為項目節省了大量成本,更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了寶貴經驗。在協調工作中,創新“行走的黨支部”模式,黨員協調專班主動出擊,深入一線。他們走村串戶,耐心傾聽群眾訴求,積極協調各方利益。短時間內就完成了管線征遷任務,高效化解多起用地糾紛,為項目建設掃除了障礙,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在運營管理方面,黨員運維團隊精心編制《供水工程標準化操作手冊》,搭建“智慧水務”平臺,實現供水系統“一屏掌控”。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故障響應時間大幅縮短,用戶投訴率顯著下降,有效提升了供水服務質量,讓群眾用上放心水、滿意水。子洲加壓泵站建設期間,面對濕陷性黃土地質這一復雜難題,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勇挑技術攻關重擔。他們查閱大量資料,請教專家學者,大膽創新,采用“錨索+樁錨”支護工藝。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術和頑強的拼搏精神,成功攻克地質難關,確保了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融合聚力,民生答卷映照初心使命 黨支部時刻銘記“供水工程就是生命線”,全力構建三大服務體系,以實際行動書寫民生幸福篇章。在政企聯動方面,與水利局、鄉鎮黨委搭建“聯席會議+項目推進”機制,高效協同解決了征地拆遷、手續審批等諸多難題。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各方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形成工作合力,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企地共建工作中,開展“央企在身邊”行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組織黨員志愿者為當地群眾提供義務維修、技術培訓等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積極參與當地公益事業,為貧困學生捐贈學習用品,為孤寡老人送去溫暖,贏得了群眾的廣泛好評。在生態防護工作中,支部積極踐行“兩山”理論,成立黨員綠化班組,在管線施工中實施“表土剝離+植被恢復”措施。通過科學規劃和精心施工,打造了黃土高原生態水利樣板,實現了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和諧共生。 展望未來,榆林項目聯合黨支部豪情滿懷。他們將以此次表彰為契機,把學習教育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與公司主題實踐活動以及三縣水廠的運行業務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黨支部將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全體黨員深入一線、扎根基層,主動傾聽職工群眾訴求,以“水廠運行、黨員先行”為行動指南,為榆林三縣人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安全的供水服務。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投身鄉村振興事業,通過開展產業幫扶、技能培訓等活動,助力鄉村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樹立起負責任、有擔當的央企良好形象。 |
|
|
【打印】 【關閉】 |